開心
聖經:馬可9:30~37
聖詩:204、212(洗)、216(餐)、479、509 啟應:28(新)
 
    上個主日牧師曾經提過,從馬可福音記載的脈絡我們可以看出,醫病、趕鬼、行神蹟一直以來都不是耶穌所計畫要去完成的主要事工。耶穌行那些事只是為了回應那些可憐的人在祂面前的懇求,因為耶穌總是心懷憐憫,當祂看到這些人悲慘的生命景況祂就動了慈心,憐憫他們,照著他們所求的為他們成全了!雖然如此,耶穌卻從來不把這些事當成祂的主要事工,因此他每到一個地方,將那些圍繞在祂身邊的群眾打發走之後,他總是匆忙的離開(大多是坐船離開),目的就是想要擺脫那些跟隨的群眾,因為他有急切需要去完成的工作,而群眾的需要,往往對祂造成極大的干擾,使祂無法專注在那些急切要去完成的工作上。我要強調,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之前所急切要去完成的工作,就是培訓祂的門徒。
 
    為了培訓祂的門徒,耶穌好幾次帶著他們進入外邦人的境界,以取得和門徒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對耶穌來說,十字架的道路是他必須要去完成的使命。完成這個使命固然重要,但為這個救恩事件的過程安排一些見證人也是同等的重要。若沒有培育這些見證人,即使耶穌上了十字架為世人死了,犧牲了生命,但卻沒有人知道這個事件的過程,也沒有人能夠體會這事件的意義,這又有什麼益處呢?
 
    從彼得告白耶穌是基督之後,耶穌就一直不斷嘗試要讓門徒知道,祂將要以受折磨、被殺,然後第三天復活,這樣的方式來履行彌賽亞的職分。這一群人是跟在祂的身邊,與他朝夕相處將近三年的人。對於跟隨在身邊的一般群眾,耶穌不斷的嘗試要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但對於這些朝夕相處的門徒,耶穌不僅要他們知道自己是永生上帝的兒子,為拯救世人而來到這世上,更要他們明白,他將以為人類犧牲受苦的方式來完成這個使命。
 
    在耶穌第一次預言自己將要受害之後,彼得很強烈的反對耶穌那樣的生涯規劃,因為那和他的想像與期待完全不符。耶穌毫不客氣的指出,彼得這種體貼自己的意念,已經使自己淪為撒旦的工具了。當我們讀到這裡,或許心裏都會想說:經過耶穌這麼嚴厲的指責,我想門徒應該明白這件事的嚴肅性了吧!他們應該都能夠瞭解對於耶穌而言,十字架的道路乃是勢在必行了吧!然而,結果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順利。他們對耶穌的話仍是充耳不聞。
 
    在今天所領受這段經文中,耶穌第二次預言自己將要受難。但沒想到門徒不僅不把耶穌說的當一回事,還在路上爭論著彼此間誰為大。為什麼這些門徒偏偏要在這個時候要爭論這樣的問題呢?根據聖經記載的脈絡來看,很可能是因為彼得、雅各、和約翰和耶穌一同上了山,看見耶穌改變樣貌,所以才引起這樣的爭論。也因為他們心中仍對彌賽亞的國度懷著美好虛幻的想像:耶穌已經宣告上帝的國度即將大有能力的顯現,耶穌即將登基作王。我們這些跟隨祂的人豈不應該快佔個好位子,以便在未來的國度裡享受權力所帶來的甜美果實。
 
    從馬可福音的記載來看,耶穌說的話門徒的確是聽到了,但卻是不明白。他們雖然不明白,卻又不敢去問。在此,我們需要釐清一個問題:門徒到底是不明白耶穌說話的內容,或是不明白為什麼耶穌執意要如此行呢?我想,他們不是不明白耶穌說什麼,而是不瞭解耶穌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時,人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不太對近,可能覺得問題很大,但就是不敢去看醫生,不敢去做檢驗,不願意把事情搞清楚。因為怕事情弄清楚之後,自己會無法接受。當時門徒的不敢問任何問題了,也是一樣的情形。
 
    人的心有一種十分奇異的機能,自己不想看見、不想聽到的事情,自然會產生一種抗拒的態度。我們也不是一樣的嗎?我們豈不是常常領受聖經的教訓嗎?但我們當中,還是有許多人仍舊依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當我們誠實的面對自己,我們會發現,許多人只是接納基督信仰的一部份,就是自己所喜歡的和適合自己那一部份,而拒絕去理解其餘的。
 
    因此,若要瞭解主的心意,除了必須要保持和主的親密關係之外(這群門徒都是和主極為親近的人),還必須要放下自己主觀的意念和期待。因為主觀的意念和期待,往往使人遮蔽了自己的眼睛,蒙住了自己的耳朵。因而看不見自己不想看到的,聽不見自己不想聽見的。如此一來,對真裡的認識必然產生偏差,行走的道路也就難免偏離了!
 
    耶穌知道門徒在路上爭論,也知道他們為何爭論。但耶穌卻沒有馬上處理這個問題,祂乃是將這事存在心裡,一直等到近了屋裡,和門徒獨處時,祂才詢問門徒到底在爭論什麼。耶穌這樣問不是因為不知道,而是為了給門徒一個反省的機會,讓它們去思考,這樣的爭論是否合宜。對耶穌的問題,門徒沒人趕吭聲,這就代表了他們還有羞恥心,他們也知道這樣做是不應該。
 
    但即使知道不應該又如何呢?若我們接著往下讀,我們會發現,在馬可福音第10章,當耶穌第三次預言自己將受難之後,那曾跟著耶穌上山看過耶穌改變樣貌的雅各和約翰他們又來到耶穌面前,祈求耶穌應允,在祂的國來臨之時,將祂左右的座位賜給他們兄弟倆。其他的門徒知道這事後,也對他們兩個的請求大表不滿。這樣的情形正顯示出,雖然他們都知道在耶穌的國裡爭權位,或是爭排名,是錯誤的行為,但他們卻無法克制心中對權位的戀慕,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獲得權位,想要藉此滿足心中的期待和想像。
 
    讓我們再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耶穌為什麼呼召這群門徒呢?耶穌又為什麼從門徒當中特別選出12個人,並給他們一個特別的稱號叫做「使徒」。使徒這樣的名稱代表什麼意義呢?這樣的職分背後有什麼樣的使命要去完成呢?路加福音6:12~16記載了耶穌揀選12個使徒的經過。耶穌在揀選十二個使徒之前,祂經過一整夜的禱告,藉著親近上帝,和上帝交通,來面對重大的決定。我想耶穌很清楚知道,這個揀選對於祂的國度的建立,是關係重大的。祂要使用這群人來建立祂的新國度。「使徒」這個特殊的稱號,正表明主對這一群人特別的呼召。若以舊約聖經為背景來瞭解這個詞,在舊約時代,只有先知才配備稱為上帝的使者。舊約時代,耶和華上帝呼召先知作為祂的代言人,而今,耶穌呼召使徒,也是為要使他們成為自己的代言人。
 
    這一群使徒本是被呼召來成為耶穌的代言人,並且要為耶穌建立榮耀的國度。但當我們再次檢視他們當下所行的,實在是與他們所領受的使命背道而馳。因為當他們的心中充滿了體貼自己的意念,他們的眼睛就被蒙蔽,看不見所當行的路;他們的耳朵也被遮掩,聽不見耶穌的呼喚。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可能盡職嗎?當他們彼此爭鬥的時候,耶穌所託付他們建造的國度,豈不也要分崩離析了嗎?如此一來,他們豈不成了撒旦的差役嗎?
 
    雖然,這群門徒如此軟弱不堪,耶穌並沒有離棄他們,相反的,耶穌一再地諄諄告誡,循循善誘,要讓它們明白,甚至不惜以奴僕的樣式,為眾門徒洗腳,藉此為他們做最好的示範。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也是被呼召的一群,在這世代,我們蒙召成為耶穌基督的肢體。我們善盡職責了嗎?凡是有信仰良知的基督徒,都知道在教會內彼此爭鬥是錯誤的,但為什麼我們總是一再地看到類似的情形在教會中發生呢?因為當人的心被體貼自己的意念所蒙蔽,撒旦就掌權了,基督的身體就要被撕裂。
 
    耶穌的道理不是難懂,祂的教訓也不是難以遵行。大多數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的心門沒有向祂敞開,因為我們仍在體貼自己,我們仍是自己的王。心門若打開,眼睛自然就明亮,耳朵也自然就清楚。最重要的是要能捨己。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8:34)只有當我們真的能夠捨己,我們的信仰才能展現真實的力量,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教會肢體彼此的關係中,人們將會看見上帝的國度大能大力的臨到。